HiFi 迷思

要说谈论什么事情最容易引发争吵,HiFi 可以说是永恒的话题。有技术流关于各种曲线和参数的唇枪舌剑,还有玄学派能听出火电水电的段子。喧嚣之余,HiFi 的争论就是关于人的主观评价这个问题的集中表现。

无法区分的差异

以科学或者是客观的角度来讨论 HiFi 问题时,最常见的一个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就是盲听测试。如果一个人在盲听的时候根本无法区分两套系统间的区别,那么这种音质的提升就是没有意义的,也根本不必追求。

一个几乎无法区分的差异是无损和高码率压缩音频,具体来说,我和我身边绝大多数的朋友都无法区分 256Kbps AAC 编码和无损编码的音频的差异,对于少数能听出差异的「金耳朵」,如果把对比标准提到 16bit/44.1KHz vs 24bit/192KHz,目前我还没遇到能区分出的神人。

可以在这个网站进行盲听测试:http://abx.digitalfeed.net/itunes.html

另一个无法区分的差异是线材,为避免误解这里指的是合乎正常的电气指标的线材与动辄成百上千的 HiFi 线材的对比,而非与一些劣质线材的比较。纵然有无数商家和烧友号称区别「显而易见」,我没有看到任何一个正经的盲听测试中,受试者能区分出线材的区别。

能区分的差异也可以是不相上下

除了完全不能区分的差异外,不同器材间确实存在着明确的差异。这样的差异可以在盲测中被显著的察觉,但是问题是怎样区分优劣和高低。

一个客观的方式是,找大量的人来重复进行盲听测试并评分,总评高的产品更优秀。但是这有两个问题:

  1. 这种方式虽然客观,但是却又和实际使用情况不符:我买的耳机只是给我一个人用的,其他人的评价的意义有多大?
  2. 一些廉价的器材可能是确实存在着一些硬伤,但是超过某一价位后的产品们,却可能只是音色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高低优劣之分。一些研究甚至显示,不同耳机间的区别完全可以靠软件调整 EQ 相互模拟。

煲机

一个在 HiFi 爱好者中非常流行的理论,新买的器材是需要「煲」的,只有运行过足够的时间后,器材才能到达最佳的运行状态。耳机要煲,音箱要煲,功放要煲,播放器要煲,甚至连线都要煲。

关于煲这件事,同样没有任何正经研究表明其对音质有改进作用。以逻辑思维去思考,为什么器材在老化的过程中,一定是往好的方向去发展?为什么不可能是老化后音质劣化?

但是为什么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呢?其最大的可能性,是使用者在不断使用这套系统的时候,自己越来越喜欢和接纳这套系统,所以煲的并不是器材而是大脑。这个说法比老化改善音质的理论要靠谱的多。

这同时也揭示了折腾 HiFi 时的一个最大不可控因素,听音者的偏好。

高价安慰剂效应

大多数朋友都应该听过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益不仅在涉及主观评价时可以生效,甚至是在治疗生理疾病时都明确地有效。这说明了我们大脑在相信某件事可产生的力量。

安慰剂效应有很多衍生研究,很多研究都指出,价格高的安慰剂能明显的比价格低的安慰剂有效,这里引用其中一篇的原文:

Expensive placebo significantly improved motor function and decreased brain activation in a direction and magnitude comparable to, albeit less than, levodopa. Perceptions of cost are capable of altering the placebo response in clinical studies. (https://n.neurology.org/content/84/8/794.short)

在 HiFi 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会自然而然地会觉得高价产品的产品效果更好。不仅是高价,更高级、更复杂、更庞大的系统同样会提高我们的评价。

最要命的是,在听音这件事情上,唯一重要的结果就是听音者的评价。

仪式感

所以,纵然无法在盲听中区分出无损和压缩音频的区别,大多数人依然在听无损音乐时能获得更高的享受。这其实是从一种仪式感中获得了愉悦,这种愉悦与付出的代价——金钱和折腾成正比。这和之前讨论祭祀时如出一辙,我们本能的相信,付出一定会获得回报,付出越多回报越多。

同理可适用于一切涉及人主观评价的事情上,没有人能品尝出手冲咖啡时小数点后的克数与水温差异,但依然不妨碍从这种繁琐的准确性中获得愉悦。

那既然听音的目的就是获得愉悦,而仪式感与安慰剂效应又能明确的提高愉悦程度,那向这种非理性投降又有什么问题吗?可能唯一需要警惕的是,不要让别人利用高价安慰剂赚取暴利吧。

《HiFi 迷思》上有7条评论

  1. 我同意的是达到某一个价位之后产品音质的区别是很小的。以致于大部分正常人都不能区别。但这个价位是多少倒是一个很神学的问题。这行业应该会有一些指标。就是没人愿意科普。就像一个没落的产业。

    1. 更有可能的是没有统一标准,千人千面,任何人的科普都得不到广泛的认同,所以唯一的标准可能就是价格了😂。

  2. 我也玩了很久hifi表明一些观点。
    首先煲的问题,主要针对喇叭的橡皮圈和弹簧盘,这是以前的留下来的传统,以前中低音单元有很多是15寸甚至18寸的,不经过煲声音确实很难听。煲机并不是煲大脑,煲的时候基本上不听的。小单元特别是耳机之类的,煲不煲区别确实不大。
    其次器材的差异,现在做工比以前好了,元器件的参数一般与高级之间区别也没有那么大了,以前左右声道声音大小不一都很常见。决定最终效果顺序从大到小个人排的是环境,喇叭,放大,解码。关于用EQ去调,耳机容易控制还有可能,但音箱很多情况驻波和共振经过EQ可能情况会变得一团糟,还有动态和信噪比的问题,后天改基本不现实。
    音色是很主观的,不同人种对音色都有不同喜好,这是人工引入的失真对比元器件失真产生的烦躁和不悦感,这种失真经常使人愉悦,所以才会有这么多很贵的参考系列。不喜好可以试试监听箱和数字功放,我个人是难以接受。
    无损和高码率很容易区分就不说了,就说44.1K和192K,经过认真处理的说真的基本很难区分。处理不好时,产生抖动和失真问题,听一会,不悦感就出来了。所以hi-res更大程度是要看制作时处理。而位元更多的影响的是动态,一般音乐不好区分,需要上电影和好的音箱系统,差别就可以感觉到。
    其实hi-fi界的很多做法是以前遗留下来的,现在很多都可以忽略掉。集成芯片的稳定性,让一般和高级器材之间的界线变得模糊。但顶级的优势目前还在那。

  3. 补一句,个人投进去的钱,并不是追求完美音乐,而是要解决发现了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兴趣爱好。有些问题或瑕疵一但发现(和别人对比也好,不悦感也好),就很难忽视了。

  4. 用那个盲听网站测试了下,整个人都不好了,真的使劲听都没听出来区别,难道我就是铁木耳吗😥。

  5. “我没有看到正经的…”,“没有任何正经的…”,“我没有看到..”,“我还没有遇到…”,类似这些似乎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反hifi的安慰剂效应?即:“我和我朋友觉得没区别他就没区别”呢。
    对某个观点持否定意见也应该做科学验证才是。

回复 ed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